能量守恒
-
Max/MSP gen~ 物理模拟进阶:为何以及如何在 gen~ 中使用 Verlet 积分实现能量守恒
在 Max/MSP 中进行物理模拟,无论是为了创造独特的交互式音效,还是构建复杂的控制系统,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: 稳定性 ,尤其是 能量守恒 。 想象一下,你模拟了一个简单的钟摆或者一个弹簧-质量系统。理想情况下,如果没有外力或阻尼,它的总能量(动能+势能)应该保持不变。然而,使用最基础的数值积分方法,比如 欧拉法 (Euler method) ,你会发现模拟系统要么能量逐渐泄露、最终停止,要么能量莫名其妙地增加,导致系统“爆炸”,数值溢出。 这对于需要长时间稳...
-
Max/MSP gen~ 非线性摆模拟:Verlet 与欧拉积分法的精度与稳定性深度对比
在 Max/MSP gen~ 中进行物理建模声音合成时,选择合适的数值积分方法至关重要,尤其是在处理非线性系统时。非线性摆,特别是大角度摆动(此时 sin(θ) 不能近似为 θ ),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错误的积分方法可能导致模型行为失真,能量不守恒,甚至系统崩溃。本文将深入对比分析在 gen~ 环境下,使用位置 Verlet (Position Verlet)、速度 Verlet (Velocity Verlet) 和前向欧拉法 (Forward Euler) 模拟非线性摆时的精度和稳定性差异,并探讨非线性项如何影响这些方法的表现,同时考...
-
耳机阻抗曲线与频响曲线的爱恨纠葛
“喂,老王,最近在研究啥呢?” “耳机啊,还能有啥。最近在琢磨阻抗曲线和频响曲线这俩玩意儿,感觉有点意思。” “哦?听起来很高深啊,给我说说呗。” “其实也没那么复杂,咱们搞音频的,对这两个曲线肯定不陌生。简单来说,阻抗曲线反映的是耳机在不同频率下的阻抗变化,频响曲线反映的是耳机在不同频率下的声音响度变化。但你知道这两者之间有啥关系吗?” “这个……好像还真没仔细想过。” “这就是我今天要跟你聊的。阻抗曲线上的那些‘小山包’和‘小坑坑’,可不是随便长的,它们会直接影响频响曲线的形状,进而影响我们听到的声音。” ...
-
编曲高手进阶指南:解密和声进行与配器理论如何重塑音乐思维
在星海音乐学院的作曲课上,马教授总会让学生们做这样的练习:将坂本龙一的《Merry Christmas Mr. Lawrence》主旋律抽离,仅分析和声框架与音色织体。当他用弦乐四重奏重构著名的八度跳跃主题时,所有人才惊觉支撑旋律的Ⅲ-Ⅵ-Ⅱ-Ⅴ-Ⅰ和声进行才是情感涌动的暗河。 和声磁场:破解情感密码的达芬奇密钥 拿起你的DAW工程文件,让我们做个危险实验——关掉所有旋律轨,只听和弦进行。那些曾经引以为傲的华丽Solo,是否在赤裸的和声骨架前显得苍白? John Williams在《侏罗纪公园》主题中设计的「伪终止式」堪称典...
-
电子音乐制作人必看:打造复古Analog弦乐的3种高阶动态调制手法
LFO的三维舞蹈 当我第一次将Matriarch的LFO路由到滤波器截止频率时(具体参数设置为Rate=1/4三角波),发现单纯的横向运动难以呈现真实弦乐的表情变化。(注意保持电平控制在-12dBFS以下防止削波)这时候引入Pressure Points触后信号作为第三个维度控制器(建议映射范围30%-75%),通过多维度的包络交互——让食指压力值实时调节LFO深度(典型曲线选择Logarithmic模式),配合呼吸控制器的颤音速率调整(推荐MIDI CC2对应0.5Hz~8Hz线性映射),你会发现原本平面的声音突然有了纵向景深…… ...
-
三步精准消除音频底噪:手把手教你用EQ拯救录音瑕疵
深夜的录音棚里,我盯着波形图上顽固的6kHz尖刺,第13次扫频时突然顿悟——EQ不仅是技术工具,更是声音整形的手术刀。 一、术前诊断:建立频谱分析思维 戴上监听耳机做30秒「频率冥想」,从20Hz海浪般低频开始,逐步扫描至18kHz萤火虫般的超高频。突然在480Hz处捕捉到持续蜂鸣——这就是我们要消灭的「病灶」。 实战技巧: 打开频谱分析仪时,把亮度调至70%避免视觉干扰 使用正弦波扫频插件,以1/24八度精度排查 记录三个可疑频点后静音对比验证 某次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