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 作曲也讲“和弦”?扒一扒那些让音乐更好听的和弦进行套路
AI 作曲也讲“和弦”?扒一扒那些让音乐更好听的和弦进行套路
啥是和弦进行?
和弦进行为啥这么重要?
经典和弦进行套路大放送
1. 1-6-4-5 (C-Am-F-G)
2. 1-5-6-4 (C-G-Am-F)
3. 2-5-1 (Dm-G-C)
4. 6-4-1-5 (Am-F-C-G)
如何利用 AI 玩转和弦进行?
实例对比:AI 生成的和弦进行 vs. 人工优化的和弦进行
总结
AI 作曲也讲“和弦”?扒一扒那些让音乐更好听的和弦进行套路
哟,大家好,我是你们的老朋友“编曲老炮儿”。最近 AI 作曲挺火,不少朋友问我,AI 作曲是不是就瞎写一通?它懂不懂和弦啊?今天咱就来聊聊这个话题,顺便扒一扒那些让音乐更好听的和弦进行套路,保证干货满满,让你听完就能上手!
先说结论:AI 作曲当然不是瞎写!现在的 AI 作曲工具,很多都内置了强大的乐理知识库,和弦进行、调性、节奏型…... 安排得明明白白。不过,AI 毕竟是 AI,它生成的音乐有时候会缺了点“人味儿”。这时候,咱就得发挥主观能动性,用咱们的耳朵和乐理知识,给 AI 的作品“润润色”。
啥是和弦进行?
在聊具体的套路之前,咱们先得弄明白啥是“和弦进行”。简单来说,和弦进行就是一串和弦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,形成一种特定的听觉效果。就像盖房子一样,不同的砖块(和弦)按照不同的方式组合(进行),就能盖出不同风格的房子(音乐)。
和弦进行为啥这么重要?
和弦进行对音乐的影响,那可是相当大!它可以:
- 奠定音乐的基调: 不同的和弦进行,能营造出不同的情绪氛围。比如,大调的和弦进行通常比较明亮、欢快,小调的和弦进行则比较忧郁、悲伤。
- 推动音乐的发展: 和弦进行的变化,能让音乐产生起伏、对比,让听众的情绪跟着走。
- 增强音乐的记忆点: 一些经典的、朗朗上口的和弦进行,能让人一听就记住,甚至成为歌曲的标志性元素。
经典和弦进行套路大放送
接下来,就是大家期待已久的“套路”环节!别眨眼,这些套路可是经过无数音乐人验证过的,绝对好用!
1. 1-6-4-5 (C-Am-F-G)
这个进行可以说是“万金油”级别的,无数流行歌曲都用过它。比如周杰伦的《晴天》、五月天的《知足》等等。它的特点是:简单、和谐、朗朗上口。用它来写歌,基本不会出错。
听感分析:
- C (1级): 大三和弦,明亮、稳定,通常作为乐段的开始或结束。
- Am (6级): 小三和弦,柔和、忧郁,给乐曲增添了一丝伤感。
- F (4级): 大三和弦,温暖、饱满,为后面的属和弦做铺垫。
- G (5级): 大三和弦,具有紧张感,引导听众期待回到主和弦。
这个进行整体听起来非常流畅、自然,有一种“回家”的感觉。这也是它为什么这么受欢迎的原因。
2. 1-5-6-4 (C-G-Am-F)
这个进行跟上一个有点像,只是把 4 级和 5 级的位置调换了一下。但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变化,就能让音乐的感觉发生微妙的改变。这个进行听起来更有力量感,更适合表达一些积极向上的情绪。
听感分析:
- C (1级): 稳定、明亮,奠定乐曲的基调。
- G (5级): 紧张、期待,为后面的和弦进行制造悬念。
- Am (6级): 柔和、忧郁,平衡了属和弦的紧张感。
- F (4级): 温暖、饱满,为乐曲增添了一丝柔情。
这个进行听起来更有起伏感,情绪的表达也更丰富。
3. 2-5-1 (Dm-G-C)
这个进行在爵士乐中非常常见,但在流行音乐中也经常被用到。它听起来比较成熟、稳重,适合表达一些比较内敛的情感。
听感分析:
- Dm (2级): 小三和弦,柔和、忧郁,为乐曲增添了一丝神秘感。
- G (5级): 紧张、期待,为后面的主和弦做铺垫。
- C (1级): 稳定、明亮,给人一种“尘埃落定”的感觉。
这个进行听起来比较“高级”,有一种淡淡的忧伤,但又不失希望。
4. 6-4-1-5 (Am-F-C-G)
这个进行以小调和弦开头,听起来比较忧郁、悲伤。但后面的大调和弦又带来了一丝光明,让整个乐曲的情绪变得复杂而有层次。
听感分析:
- Am (6级): 柔和、忧郁,奠定了乐曲的悲伤基调。
- F (4级): 温暖、饱满,为乐曲增添了一丝希望。
- C (1级): 稳定、明亮,给人一种“拨云见日”的感觉。
- G (5级): 紧张、期待,为下一个循环做铺垫。
这个进行听起来很有故事感,适合表达一些比较复杂的情感。
如何利用 AI 玩转和弦进行?
掌握了这些套路,咱们就可以开始调教 AI 了!
- 指定和弦进行: 很多 AI 作曲工具都支持自定义和弦进行。你可以直接把上面提到的套路输入进去,让 AI 在这个框架下进行创作。
- 调整和弦的细节: AI 生成的和弦进行可能比较简单,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,对和弦进行一些调整。比如,把大三和弦改成七和弦、九和弦,或者加入一些经过音、挂留音等等。
- 改变和弦的节奏型: 不同的节奏型,能让同一个和弦进行产生不同的感觉。你可以尝试不同的节奏型,比如柱式和弦、分解和弦、切分音等等,找到最适合你的音乐风格。
- 善用AI的和弦进行功能: 可以在AI的和弦进行功能生成自己想要的和弦,然后再用AI的旋律功能在此和弦的基础上进行创作。
实例对比:AI 生成的和弦进行 vs. 人工优化的和弦进行
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和弦进行的重要性,我特意用 AI 作曲工具生成了一段旋律,然后分别用 AI 默认的和弦进行和人工优化的和弦进行进行了配器。咱们来听听看,有什么区别。
(这里本来应该插入音频对比,但由于平台限制,无法实现。大家可以自己找一个 AI 作曲工具,按照上面的方法进行实验。)
AI 默认的和弦进行: (假设是 C-G-Am-F)
这段旋律配上 AI 默认的和弦进行,听起来中规中矩,没什么毛病,但也缺乏亮点。感觉就像一碗白米饭,能吃饱,但没什么味道。
人工优化的和弦进行: (假设是 Cmaj7-G7sus4-Am7-Fadd9)
我对 AI 生成的和弦进行进行了一些调整:
- C 变成了 Cmaj7,增加了七音,让和弦更加饱满、柔和。
- G 变成了 G7sus4,加入了挂留音,增加了和弦的紧张感和色彩感。
- Am 变成了 Am7,增加了七音,让和弦更加忧郁、深沉。
- F 变成了 Fadd9,增加了九音,让和弦更加空灵、梦幻。
经过这样的调整,这段旋律一下子就“活”了起来,听起来更有层次感、更有情感。就像给白米饭加了各种配菜,变成了一道美味佳肴。
总结
好啦,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。希望大家通过这篇文章,能对和弦进行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,也能学会如何利用 AI 来创作出更好听的音乐。记住,AI 只是工具,真正赋予音乐灵魂的,还是咱们这些有血有肉的音乐人!
最后,再给大家留个小作业:找一首你喜欢的歌,分析一下它的和弦进行,看看它用了哪些套路,又是如何通过和弦进行来表达情感的。相信通过这样的练习,你对和弦进行的理解会更上一层楼!
我是“编曲老炮儿”,咱们下期再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