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7DJ

告别噪音烦恼:多工具联合降噪实战指南

8 0 0 0

日常音频工作中,噪音真是个磨人的小妖精。空调的嗡嗡声、窗外的车流声、麦克风的底噪……这些恼人的声音,分分钟让你的心血毁于一旦。别担心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,怎么组合运用多种降噪工具,把这些噪音统统消灭掉!

咱们先来明确一个观念:降噪可不是一锤子买卖。不同的噪音,有不同的“脾气”,需要用不同的“招数”来对付。单一的降噪工具,往往难以达到完美的效果。这就好比打仗,只派一种兵,怎么能打赢所有类型的敌人呢?所以,我们要学会“排兵布阵”,让不同的降噪工具各司其职,协同作战。

一、 认识噪音,对症下药

在降噪之前,咱们得先搞清楚,面对的噪音是哪种类型。这就像医生看病,得先诊断出病因,才能对症下药。常见的噪音,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:

  1. 持续性噪音: 这种噪音的特点是,持续不断,而且音量和频率比较稳定。比如,空调的嗡嗡声、冰箱的运转声、风扇的呼呼声,都属于这一类。这类噪音相对比较容易处理。
  2. 瞬态噪音: 这种噪音来得快,去得也快,音量变化很大。比如,突然的敲门声、咳嗽声、键盘敲击声、鼠标点击声,都属于这一类。这类噪音处理起来比较棘手,需要用到一些特殊的技巧。
  3. 宽频噪音: 这种噪音覆盖的频率范围很广,从低频到高频都有。比如,白噪音、粉红噪音,就属于这一类。这类噪音,通常用来掩盖其他噪音,或者营造特定的氛围。
  4. 窄带噪音: 这种噪音只集中在某个特定的频率范围内。比如,电源的嗡嗡声(通常在50Hz或60Hz附近),就属于这一类。这类噪音,可以用陷波滤波器来处理。

了解了噪音的类型,咱们就可以选择合适的降噪工具了。下面,我就给大家介绍几款常用的降噪工具,以及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。

二、 降噪工具,各显神通

  1. Waves NS1 Noise Suppressor:

    NS1 是一款操作非常简单的降噪插件。它只有一个控制旋钮,用来调节降噪的强度。你只需要把旋钮往右拧,噪音就会逐渐减小。NS1 特别适合处理持续性的噪音,比如空调声、风扇声。它的优点是,操作简单,效果明显,而且对原始音频的音质影响很小。不过,对于瞬态噪音,NS1 的效果就没那么好了。

    • 使用技巧:可以先用较小的降噪量进行初步处理, 避免过度降噪。
    • 适用场景:人声录制、环境声降噪、现场演出。
  2. iZotope RX 系列:

    RX 系列是 iZotope 公司出品的一套非常强大的音频修复工具。它包含了各种各样的降噪模块,可以处理各种类型的噪音。比如,Spectral De-noise 模块可以处理持续性的噪音,De-click 模块可以去除咔哒声,De-clip 模块可以修复爆音,De-reverb 模块可以去除混响。RX 系列的优点是,功能强大,效果出色,可以处理各种复杂的噪音问题。缺点是操作比较复杂,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。

    • Spectral De-noise: RX 的王牌模块,通过学习噪音样本,精准去除各种复杂背景噪音。
    • De-click: 专门去除短促的咔哒声、爆破音等。
    • De-hum: 去除电源嗡嗡声等低频噪音。
    • Voice De-noise: 针对人声优化,实时降噪,操作简单。
    • 使用技巧:先用“Learn”功能分析噪音,再调整参数精细处理。
    • 适用场景:各种复杂噪音修复、音频后期制作、母带处理。
  3. Waves X-Noise:

    X-Noise 是一款基于 FFT(快速傅里叶变换)的降噪插件。它可以通过分析音频的频谱,来识别和去除噪音。X-Noise 的优点是,可以精确地控制降噪的频率范围和强度,而且对原始音频的音质影响比较小。缺点是操作比较复杂,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。

    *使用技巧:利用其图形化的频谱显示,可以直观地看到噪音的频率分布,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处理。
    *适用场景:处理具有特定频率特征的噪音,如电源嗡嗡声、麦克风底噪等。

  4. Acon Digital DeNoise:

    DeNoise 是一款操作简单,效果自然的降噪插件。它采用了先进的算法,可以有效地去除持续性的噪音,同时保留原始音频的细节。DeNoise 的优点是,操作简单,效果自然,而且对电脑的 CPU 占用率比较低。缺点是功能比较单一,只能处理持续性的噪音。

    *使用技巧:可以尝试不同的降噪模式,找到最适合当前音频的模式。
    *适用场景:处理背景噪音、底噪等,适合对音质要求较高的场景。

  5. FabFilter Pro-Q 3:

    虽然 Pro-Q 3 主要是一款均衡器,但它的动态均衡功能也可以用来降噪。通过设置一个动态均衡器,让它只在噪音出现的频率范围内进行衰减,就可以达到降噪的效果。Pro-Q 3 的优点是,可以精确地控制降噪的频率范围和强度,而且可以与其他均衡器功能结合使用。缺点是操作比较复杂,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。
    *使用技巧:利用其频谱分析功能,找到噪音所在的频段,然后设置动态均衡器进行衰减。可以将阈值设置在噪音的平均水平之上,当信号超过阈值时,均衡器才开始工作。

  6. Sonnox Oxford SuprEsser DS:

这是一款主要用于消除齿音的工具,但其精确的频率控制能力也可用于降噪。通过精细调整,可以针对特定频率的噪声进行处理。

三、 联合降噪,实战演练

掌握了各种降噪工具的特点,咱们就可以开始“排兵布阵”了。下面,我给大家分享几个常用的降噪组合,以及它们的适用场景。

  1. NS1 + RX Spectral De-noise:

    这个组合,特别适合处理那些背景噪音比较复杂,而且有人声的音频。比如,你在一个嘈杂的咖啡馆里录了一段采访,就可以用这个组合来降噪。先用 NS1 进行初步降噪,把那些明显的持续性噪音(比如空调声、人声嘈杂声)去掉。然后,再用 RX 的 Spectral De-noise 模块,对剩余的噪音进行精细处理。这个组合,既可以保证降噪效果,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人声的清晰度。

  2. X-Noise + RX De-click:

    这个组合,适合处理那些既有持续性噪音,又有瞬态噪音的音频。比如,你录了一段吉他弹唱,里面既有琴弦的嗡嗡声,又有手指拨弦的咔哒声,就可以用这个组合来降噪。先用 X-Noise 去除琴弦的嗡嗡声,再用 RX 的 De-click 模块去除手指拨弦的咔哒声。这个组合,可以让你的吉他弹唱听起来更加干净、清晰。

  3. DeNoise+Pro Q3:

    这个组合利用了DeNoise的简单操作和出色效果,对音频进行初步处理, 再使用Pro Q3进行细节上的打磨, 例如, 针对某些频段的细微噪音做进一步处理. 这是一个既高效又精确的组合.

  4. 多频段压缩器+ 扩展器/门限器:

    这个组合不涉及特定插件,而是一种思路。多频段压缩器可以针对不同频段的噪声进行独立处理。例如,C6 Multiband Compressor 可以将音频信号分成多个频段,对每个频段进行独立的压缩处理。这样可以更精细地控制噪声,避免过度降噪影响音质。扩展器/门限器则可以进一步降低噪声的底噪水平。

实战案例:

假设我们有一段在户外录制的人声,包含了风声、鸟叫声、远处车辆的行驶声。我们可以这样处理:

  1. 初步降噪: 先用 Waves NS1 或 Acon Digital DeNoise 进行初步降噪,降低整体的背景噪音水平。这一步主要是处理风声等持续性噪音。
  2. 精细处理: 使用 iZotope RX 的 Spectral De-noise 模块,对噪音进行更精细的处理。通过“Learn”功能分析噪音样本,然后调整参数,去除鸟叫声、车辆行驶声等。
  3. 去除瞬态噪音: 如果录音中存在咳嗽声、脚步声等瞬态噪音,可以使用 RX 的 De-click 模块进行处理。
  4. 频率微调: 使用 FabFilter Pro-Q 3,对音频的频率进行微调。可以稍微衰减一些低频(例如 100Hz 以下),减少风声的隆隆声;也可以稍微提升一些中高频(例如 2kHz-4kHz),增加人声的清晰度。
  5. 齿音消除(如有需要): 如果人声中有明显的齿音,可以使用 Sonnox Oxford SuprEsser DS 或其他齿音消除工具进行处理。
  6. 最后润色: 可以使用轻微的压缩、EQ 等效果器,对音频进行最后的润色,使其听起来更加自然、悦耳。

四、 降噪的“度”与“术”

降噪,是一门“度”的艺术。降得太狠,会损伤原始音频的音质,让声音听起来不自然,甚至出现“数码味”。降得不够,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。所以,我们要掌握好降噪的“度”。

以下是一些降噪的“术”,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掌握降噪的“度”:

  1. 分步降噪: 不要试图一次性把噪音全部去掉。分步降噪,可以让你更好地控制降噪的强度,避免过度降噪。
  2. AB 对比: 在降噪的过程中,要经常进行 AB 对比(即对比降噪前后的音频)。这样可以让你更清楚地听到降噪的效果,避免过度降噪。
  3. 听觉疲劳: 长时间听同一种声音,容易产生听觉疲劳,影响你对降噪效果的判断。所以,在降噪的过程中,要适当地休息一下,让耳朵放松一下。
  4. 参考音轨: 找一段你认为音质很好的音频,作为参考音轨。在降噪的过程中,可以把你的音频和参考音轨进行对比,看看你的降噪效果是否接近参考音轨。
  5. 耳机监听: 尽量使用监听耳机进行降噪操作,因为监听耳机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声音细节。
  6. 不同设备回放: 在不同的播放设备(如音箱、耳机、手机等)上回放降噪后的音频,确保在不同设备上都能获得满意的效果。

五、 降噪,不止于“降”

降噪,不仅仅是“降”的过程,更是“修”和“补”的过程。有时候,我们需要对原始音频进行一些修复和补偿,才能让降噪后的音频听起来更加自然、悦耳。

  1. 修复频谱: 有些降噪工具,会对原始音频的频谱造成一定的损伤。这时候,我们可以用均衡器,对频谱进行一些修复,让声音听起来更加饱满、自然。
  2. 补偿动态: 降噪,可能会让声音的动态范围变小。这时候,我们可以用压缩器,对声音的动态进行一些补偿,让声音听起来更加有活力。
  3. 添加氛围: 如果降噪后的音频听起来太“干”,我们可以添加一些混响、延迟等效果,让声音听起来更加有空间感。

总结:

降噪,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。没有一劳永逸的降噪方法,只有根据具体情况,选择合适的降噪工具,进行精细的调整,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。希望今天的分享,能帮助你告别噪音的烦恼,做出更加干净、清晰的音频作品!记住,多尝试、多对比,你也能成为降噪高手!

Apple

Comment

打赏赞助
sponsor

感谢您的支持让我们更好的前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