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7DJ

户外音乐节混音黑科技:M/S拾音玩转现场氛围

7 0 0 0

啥是 M/S 拾音?它有啥特别的?

户外音乐节,M/S 拾音的优势在哪?

实战!M/S 拾音在户外音乐节的应用

挑战与应对:户外 M/S 拾音的注意事项

进阶技巧:玩转 M/S 混音

结语

“喂,在吗?最近混了个户外音乐节的活儿,有点儿头疼……”

相信不少调音师朋友都遇到过类似的场景。相较于录音棚,户外音乐节的环境复杂多变,声音拾取和混音的难度直线上升。想要做出让乐迷们尖叫的现场效果,除了过硬的调音技术,一些“黑科技”也能帮上大忙。今天咱们就来聊聊 M/S 拾音技术在户外音乐节中的应用,以及如何利用它打造更具现场感和沉浸感的混音。

啥是 M/S 拾音?它有啥特别的?

M/S 拾音技术,全称 Mid/Side 拾音技术,是一种利用两个麦克风拾取声音信号,并将其转换为 Mid(中间)声道和 Side(两侧)声道的立体声拾音技术。不同于我们常见的 L/R(左右)立体声,M/S 拾音技术可以更灵活地控制声场宽度和空间感。

  • Mid 麦克风(M): 通常使用心形或超心形指向麦克风,拾取声源正前方的声音信号。它捕捉的是声音的核心部分,类似于单声道信号。
  • Side 麦克风(S): 必须使用 8 字形指向麦克风,拾取声源两侧的声音信号。8 字形指向对来自两侧的声音非常灵敏,而对来自前方和后方的声音则不敏感。它捕捉的是声音的宽度和空间信息。

将 M 和 S 信号通过矩阵解码器或插件处理,即可得到 L/R 立体声信号。通过调整 M 和 S 信号的比例,可以轻松控制立体声声场的宽度:

  • 增加 S 信号: 声场变宽,空间感增强。
  • 减少 S 信号: 声场变窄,声音更集中。
  • 只保留 M 信号: 得到单声道信号。

户外音乐节,M/S 拾音的优势在哪?

在户外音乐节这种环境中,M/S 拾音技术有以下几个显著优势:

  1. 灵活控制声场: 户外环境开阔,声音容易发散。M/S 拾音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声场,根据需要调整声音的宽度和深度,营造更具包裹感的听觉体验。
  2. 捕捉环境氛围: 户外音乐节的魅力,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现场热烈的氛围。S 麦克风可以有效地拾取观众的欢呼声、掌声等环境声,为混音增添真实的临场感。
  3. 减少风噪影响: 户外拾音,风噪是最大的敌人。由于 S 麦克风采用 8 字形指向,对来自前方(通常是舞台方向)的风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,可以降低风噪对拾音质量的影响。
  4. 后期调整空间大: M/S 拾音技术记录的是 M 和 S 两个独立的信号,在后期混音时,我们可以分别对这两个信号进行处理,如均衡、压缩、混响等,从而实现更精细的调整。

实战!M/S 拾音在户外音乐节的应用

具体到户外音乐节,M/S 拾音技术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:

  1. 鼓组拾音: 在鼓组上方架设一对 M/S 麦克风,M 麦克风对准底鼓中心,S 麦克风垂直于 M 麦克风。这样可以捕捉到鼓组的整体声音,同时保留一定的空间感。通过调整 M 和 S 信号的比例,可以控制鼓组在混音中的宽度。
  2. 环境拾音: 在舞台两侧或观众席上方架设 M/S 麦克风,用于拾取环境声。M 麦克风指向观众席,S 麦克风垂直于 M 麦克风。这样可以捕捉到观众的欢呼声、掌声等,为混音增添现场氛围。
  3. 乐器拾音: 对于某些乐器,如原声吉他、弦乐等,也可以尝试使用 M/S 拾音技术。M 麦克风对准乐器的音孔或共鸣箱,S 麦克风垂直于 M 麦克风。这样可以获得更自然、更具空间感的声音。
  4. 人声拾音: 有时乐手或主唱会希望收录一些环境声, 这时就可以通过M/S技术进行现场人声和环境声的拾取. 通过调整M/S比例, 可以创造出不同寻常的人声效果.

挑战与应对:户外 M/S 拾音的注意事项

虽然 M/S 拾音技术在户外音乐节中有诸多优势,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:

  1. 风噪: 前面提到,S 麦克风对侧向风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,但并不能完全消除。因此,在户外使用 M/S 拾音技术时,务必为麦克风配备防风罩,并尽量选择风力较小的位置。
  2. 相位问题: M/S 拾音技术涉及到两个麦克风的信号叠加,如果麦克风摆放不当或信号处理不当,可能会出现相位问题,导致声音抵消或失真。因此,在架设麦克风时,要确保 M 和 S 麦克风的振膜尽可能靠近,并使用相位检测工具检查信号的相位关系。
  3. 设备要求: M/S 拾音技术需要使用两个麦克风,并且 S 麦克风必须是 8 字形指向。此外,还需要矩阵解码器或插件将 M 和 S 信号转换为 L/R 信号。这些都对设备有一定的要求。
  4. 监听环境: 户外音乐节的监听环境通常比较嘈杂,这给调音师的判断带来困难。因此,调音师需要借助耳机进行更精细的监听,并结合现场扩声效果进行综合判断。

进阶技巧:玩转 M/S 混音

掌握了 M/S 拾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,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索 M/S 混音的进阶技巧:

  1. M/S 均衡: 分别对 M 和 S 信号进行均衡处理。例如,可以对 M 信号进行低切,去除低频的浑浊感;对 S 信号进行高切,减少高频的刺耳感。还可以通过提升 S 信号的某些频段,增强空间感和氛围感。
  2. M/S 压缩: 分别对 M 和 S 信号进行压缩处理。例如,可以对 M 信号进行较强的压缩,提高声音的密度和力度;对 S 信号进行较轻的压缩,保留声音的动态和细节。
  3. M/S 混响: 通常情况下,我们会给 S 信号添加更多的混响,以增强空间感。但也可以尝试给 M 信号添加少量的混响,使声音更具融合感。
  4. M/S 扩展: 一些插件可以对 M/S 信号进行扩展处理,进一步拓宽声场,营造更具沉浸感的听觉体验。但要注意,过度扩展可能会导致声音失真。

结语

M/S 拾音技术并非万能,但它确实为户外音乐节的混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。通过灵活运用 M/S 拾音和混音技巧,我们可以更好地捕捉和塑造声音,为观众带来更震撼、更具现场感的听觉盛宴。下次有机会操刀户外音乐节,不妨试试 M/S 拾音,相信你会发现一片新的天地!

“怎么样,老兄?看完这篇,是不是对 M/S 拾音有点儿感觉了?下次户外音乐节,咱们一起试试?”

Apple

Comment

打赏赞助
sponsor

感谢您的支持让我们更好的前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