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7DJ

七声调式创作避坑指南:旋律单调、和声不协?这篇全搞定!

32 0 音符搬运工

一、 什么是七声调式?

二、 七声调式创作常见“坑”点大盘点

1. 旋律单调乏味,缺乏变化

2. 和声进行不协和,听起来“怪怪的”

3. 缺乏调性对比,整首作品“平平无奇”

4. 忽视民族调式特色,写出“四不像”

三、 进阶技巧:让你的七声调式创作更上一层楼

1. 混合调式

2. 调式交替

3. 调式内音的非常规用法

4. 现代和声技巧

四、 总结与建议

“哎呀,最近写歌总是感觉差点意思,旋律好像有点单调,和声也怪怪的……”

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烦恼?作为一名音乐创作者,特别是刚入门的“萌新”,在使用七声调式进行创作时,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。别担心,今天我就来帮你把这些“坑”一一填平,让你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少走弯路!

一、 什么是七声调式?

在正式开始“填坑”之前,咱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七声调式的概念。别一听到“乐理”就头大,其实它很简单!

七声调式,顾名思义,就是由七个音组成的调式。咱们最熟悉的自然大调、自然小调,以及各种民族调式(比如中国的五声调式加上两个偏音),都属于七声调式的范畴。

七声调式家族成员众多,除了自然大、小调,还有和声大、小调,旋律大、小调,以及各种各样的中古调式(多利亚、弗里几亚、利底亚等等)。不同的调式有着不同的音阶结构和色彩,也因此能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。

二、 七声调式创作常见“坑”点大盘点

好了,了解了七声调式的基本概念,接下来咱们就来盘点一下创作中常见的“坑”点,以及如何巧妙地避开它们。

1. 旋律单调乏味,缺乏变化

这是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。很多初学者在写旋律时,容易在调式内几个主要的音上“打转”,导致旋律听起来平淡无奇,缺乏起伏和亮点。

问题分析:

  • 过度依赖调式主音和属音: 主音和属音是调式中最重要的两个音,具有很强的稳定性。但如果过度使用,会让旋律显得过于“四平八稳”。
  • 音程跳进过少: 旋律进行过于平缓,缺乏大跳,会让听众感到“无聊”。
  • 节奏单一: 旋律的节奏变化不够丰富,也会导致听感上的单调。

解决大法:

  • “广撒网”: 不要只盯着主音和属音,大胆尝试调式内的其他音级,甚至可以偶尔使用调式外的音(离调音),增加旋律的色彩感。
  • “多跳跃”: 适当增加音程跳进,尤其是四度、五度、六度、七度等大跳,可以让旋律更具张力和动感。想象一下,平缓的旋律就像在湖面上划船,而大跳就像在海面上冲浪,是不是更有趣?
  • “玩节奏”: 尝试不同的节奏型,比如切分音、附点音符、休止符等等,让旋律的节奏更富于变化。你可以试试把一个简单的旋律用不同的节奏型来演奏,看看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。
  • “加装饰”: 在旋律中加入一些装饰音,比如倚音、颤音、滑音等等,可以让旋律更加生动有趣。就像给一件简单的衣服加上一些精致的配饰,瞬间提升时尚感。
  • 借鉴与模仿: 初学阶段可以先从模仿优秀作品的旋律入手,学习其写作手法和技巧,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。

2. 和声进行不协和,听起来“怪怪的”

和声是音乐的“骨架”,决定了音乐的整体风格和走向。如果和声进行不协和,会让整个作品听起来“别扭”,甚至“刺耳”。

问题分析:

  • 不了解调式和弦: 每个调式都有自己的一套“专属”和弦,这些和弦与调式音阶和谐统一。如果不了解这些和弦,随意搭配,很容易导致不协和。
  • 声部进行不合理: 和声的每个声部都有自己的“行走路线”,如果不遵循一定的规则,容易出现平行五度、平行八度等“禁忌”。
  • 和弦转位使用不当: 和弦转位可以改变和弦的色彩和稳定性,但如果使用不当,也会导致和声进行不流畅。

解决大法:

  • “认清家底”: 熟悉每个调式常用的和弦,以及它们的级数和功能。比如自然大调中,I级(主和弦)、IV级(下属和弦)、V级(属和弦)是最常用的和弦,它们之间的连接构成了基本的和声进行。
  • “遵守规则”: 学习和声学的基本规则,比如避免平行五度、平行八度,注意声部的平稳进行等等。这些规则就像交通规则,遵守它们才能保证“行车安全”。
  • “合理转位”: 了解和弦转位的用法,比如第一转位(六和弦)可以增加和声的流动性,第二转位(四六和弦)可以用于连接不同的和弦。你可以把和弦转位想象成汽车的换挡,不同的挡位有不同的作用。
  • 多听多分析: 仔细聆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,分析其和声进行,从中学习经验,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。
  • 色彩和弦的运用: 适当加入一些色彩和弦(例如: 属七和弦, 副属和弦, 拿波里和弦等)可以增加和声的丰富度和表现力。

3. 缺乏调性对比,整首作品“平平无奇”

一首好的音乐作品,应该有起伏、有对比,才能引人入胜。如果整首作品都“泡”在一个调性里,容易让人感到审美疲劳。

问题分析:

  • 不懂得转调: 转调是改变调性的重要手段,可以让音乐产生对比和变化。
  • 离调运用不熟练: 离调是指在原有调性的基础上,暂时“偏离”到其他调性,然后再回到原调。离调可以增加音乐的色彩和张力。

解决大法:

  • “学会搬家”: 学习转调的技巧,比如近关系转调(关系大小调、同名大小调等)、远关系转调等等。你可以把转调想象成搬家,从一个“小区”搬到另一个“小区”,风景自然就不同了。
  • “短暂出走”: 掌握离调的技巧,比如使用副属和弦、重属和弦等等。离调就像一次短暂的旅行,虽然离开了“家”,但最终还是要回来的。
  • “色彩变化”: 除了转调和离调,还可以通过改变和弦的色彩(比如使用七和弦、九和弦等)来制造对比。
  • 配器上的对比: 通过改变乐器音色, 演奏法等手段来制造对比, 例如:弦乐和管乐的交替, 独奏和合奏的对比等。

4. 忽视民族调式特色,写出“四不像”

如果你想创作具有民族风格的音乐,那么就必须深入了解该民族调式的特点,否则很容易写出“四不像”的作品。

问题分析:

  • 不了解民族调式的音阶结构: 每个民族调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阶结构,这是它区别于其他调式的根本。
  • 不了解民族调式的特征音: 特征音是民族调式中最具代表性的音,它决定了调式的色彩和风格。
  • 不了解民族调式的常用和弦: 民族调式也有自己的一套常用和弦,这些和弦与调式音阶和谐统一。

解决大法:

  • “深入研究”: 仔细研究目标民族调式的音阶结构、特征音、常用和弦等等。比如中国的五声调式(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),每个调式都有自己的特征音,比如宫调式的特征音是“宫”和“徵”,商调式的特征音是“商”和“羽”。
  • “多听多模仿”: 多听该民族的传统音乐,模仿其中的旋律、和声、节奏等。 学习当地的文化,背景,历史。 融入当地的元素
  • “请教专家”: 如果条件允许,可以向该领域的专家请教,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。

三、 进阶技巧:让你的七声调式创作更上一层楼

掌握了以上的基本技巧,你的七声调式创作水平应该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。如果你想更上一层楼,不妨试试以下这些进阶技巧:

1. 混合调式

将不同的调式混合使用,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效果。比如,你可以在大调的旋律中加入小调的元素,或者在自然调式中加入和声调式的元素。 你甚至可以把几个不同类型的调式融合在一起。

2. 调式交替

在不同的乐段或乐句中使用不同的调式,可以让音乐产生对比和变化。比如,你可以在主歌部分使用自然大调,在副歌部分使用自然小调。

3. 调式内音的非常规用法

打破常规的和声进行规则,尝试一些新的和弦连接方式,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例如:使用非常规的终止式。

4. 现代和声技巧

学习一些现代和声技巧,比如平行和弦、四度叠置和弦、多调性等等,可以让你的音乐更具现代感。

四、 总结与建议

七声调式创作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乐趣的过程。只要你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,勤于练习,勇于尝试,就一定能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!

最后,再给你几点建议:

  • 多听: 多听各种类型的音乐,特别是你感兴趣的风格,从中学习别人的创作技巧。
  • 多练: 创作是一个实践的过程,只有多写多练,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。
  • 多交流: 与其他音乐人交流,分享你的作品,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。
  • 保持热情: 对音乐的热情是创作的动力,保持对音乐的热爱,享受创作的过程。

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在七声调式创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!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,欢迎随时向我提问。记住,音乐创作没有唯一的“标准答案”,大胆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吧!

Apple

评论

打赏赞助
sponsor

感谢你的支持让我们更好的前行.